□相子瑞
今年“五一”假期,樂陵影視城將再次開放,為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樂陵市多管齊下,協助影視城引進38家商鋪,進一步豐富消費業態。同時,創新“消費券+夜經濟”組合模式,組織開展“棗城夜市”、花朝音樂節等夜經濟活動,持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在德州,像樂陵市做好“文旅+”文章的不在少數,比如夏津的“文旅+科研”、寧津的“文旅+雜技”、平原的“文旅+農業”等,以文化為魂、產業為基的發展路徑,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也成為德州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賽道上奮勇爭先的佐證。德州正用創新“金鑰匙”解鎖文旅融合“新密碼”。
憑借創新助力文旅融合“出圈”。文旅發展的核心在于創新,德州結合本土特色、挖掘本地文化,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文旅+科技”“文旅+研學”“文旅+演藝”“影視+旅游”“農業+旅游”等多樣化發展模式,拓展文旅產業發展“新市場”。我們應借助獨特的文化景觀,利用好大禹治水的傳說、董子弘儒的學風、桃園結義的忠義、四女孝親的典范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注重挖掘名人典故,抓好創意文旅項目建設。夏津縣依托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打造生態康養基地、古桑產業研究等農文旅項目;樂陵每年舉辦金絲小棗文化節,帶動影視旅游業發展等。總之,應打破過于依賴自然資源的傳統旅游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內涵與創意呈現,讓游客感受到獨特的文化魅力,獲得沉浸式旅游體驗。
搭建平臺賦能厚德之州“出彩”。自然人文共融共舞,德州文旅稟賦突出。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必將激勵德州文旅不斷“破圈出彩”,釋放出最佳的文旅效能。各級各部門應因地制宜,立足資源稟賦,找準方向,借助各類節會搭建平臺載體,釋放文旅融合發展更多新動能。用現代文旅思維挖掘傳統資源,在表現形式、體驗方式、文旅融合、產業鏈布局等方面下足功夫,著力打造“樂陵影視、德州體育、運河文化”等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的文旅項目,把德州文旅“好牌”打成“特色王牌”。
頂層設計推動文旅產業“出新”。我們應該通過政策引導與產業扶持,進一步挖掘景點文化內涵,不斷創新表達呈現方式,為游客帶來更多愉悅、震撼的視聽感受和豐富的感官體驗;提升文旅產品的獨特性與吸引力,鼓勵文化機構、旅游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德州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完善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建立高端文旅人才庫、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等措施,激發創新活力,促進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
潮起風正勁,奮楫當爭先。希望德州再接再厲,持續深化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模式,激發市場活力,讓美麗自然風光、深厚文化底蘊和濃郁地域風情更加璀璨,擦亮“好客山東 德行天下”文旅品牌,書寫新時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同時,也期待更多人認識德州、走近德州,一起探尋美景、品嘗美食、游覽運河、體驗文化,用心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作者單位:平原縣委宣傳部)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尹曉燕
審核|胥愛珍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