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作為全球頂級賽事服務商,將創新成果廣泛應用于全民健身場景——泰山體育:奧運品質 全民共享
在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碳纖維自行車生產線上趕制訂單產品(資料圖)
“再調一毫米,車把角度再往下傾一度。”7月24日,山東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鄧龍洵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三維模型喃喃自語。屏幕上顯示的車架線條流暢,幾乎看不到接縫,這是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為備戰奧運研發的新一代場地自行車。
對于場地自行車比賽項目來說,勝負往往在千分之一秒間決出,泰山體育的研發團隊深知,在“毫厘優勢”定勝負的賽場,車輛的性能,是運動員突破極限的關鍵因素。
國際自行車聯盟規定競賽自行車重量不能低于6.8公斤,這是行業內公認的技術標桿。而市面上普通場地自行車重量多在7.8至8公斤,泰山體育上一代產品已做到7.5公斤,如今的新一代研發產品正朝著6.8公斤的目標全力沖刺。這背后是材料科學與工藝技術的雙重突破。
研發團隊摒棄了傳統的分段式碳纖維成型工藝,改用連續纖維一體成型技術。“以前車架像拼樂高,管材接口是薄弱點,現在像澆鑄整體雕塑,強度提升的同時重量也降低了。”鄧龍洵解釋,材料組合上更是“量體裁衣”:車架立管采用高模量纖維抵抗拉伸,后叉用高強度纖維增強抗沖擊性,不同部位的纖維“各司其職”,實現輕與強的平衡。
比材料更復雜的是“人車適配”的磨合。歐洲作為現代自行車運動的引領者,其車架幾何尺寸基于歐洲人體型設計,與亞洲運動員的體型差異顯著。研發團隊采集了大量中國專業運動員全身數據:從肩寬到髖距,從腳掌長度到發力時的膝蓋角度……同時,結合運動員的發力特點,反復優化自行車的幾何參數。
“有時僅僅為了調整車把的角度以適應運動員發力習慣,我們就制作了多種角度的樣品供運動員試騎,收集反饋后再優化。”鄧龍洵說。這種優化過程往往要經歷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做出一輛符合運動員比賽用的場地自行車。
泰山體育不僅將技術成果服務于奧運賽事,更系統性地延伸至全民健身場景。在泰山體育展廳里,一款“親子健康魔方”格外引人注目,該產品在2025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獲得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產品金獎。
“傳統戶外健身器材,很難讓一家人一起動起來。”山東泰山體育器材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王賀按下“親子健康魔方”上的“實景模式”,屏幕上立刻出現三亞海灘的虛擬場景。“這臺設備能同時容納4人鍛煉,父母騎競速單車‘穿越川藏線’,孩子在旁邊‘騎行童話森林’,數據還能實時聯動,可以隨時查看體測報告。”王賀介紹。
這份“全家共享”的巧思,藏在細節里。該器材實現了機械智能與系統智能的完美融合,車架采用鋁合金與不銹鋼非剛性拋丸結構,王賀用鑰匙輕輕敲擊管壁,發出清脆的響聲:“這種工藝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可在戶外環境下使用20年之久。”而在機械設計上,它突破了傳統戶外健身器材固定角度或手動調節的局限,采用純電動升降座椅,用戶可通過屏幕輕松調節座椅位置,適應不同家庭成員的身體比例和使用需求。
最吸睛的是設備自帶AI健康助手,可為用戶提供健康建議、體重管理和健康問答服務。當用戶進行體測或訓練時,所有數據都會傳輸到后臺進行分析,用戶可通過AI健康助手獲取個性化健康飲食和鍛煉建議。“這款產品目前已與深圳、珠海等城市進行了商務對接,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王賀表示,它不僅適合安裝在健身公園,還能滿足集中住宅小區的健身需求。
創立于1978年的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歷經40多年的發展,已是一家集創新研發、規劃設計、智能制造、賽事服務于一體的大型體育產業集團。業務涵蓋泰山冰雪產業、泰山器材、泰山人造草坪、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泰山體育工程及泰山智慧體育等多個板塊。產品涉及高端體育器材、負離子人造草坪、碳纖維自行車、智能冰雪裝備、智慧健身裝備及體育工程等眾多領域。多年來,泰山體育憑借卓越的品質和創新能力,成功服務了8屆奧運會、3屆青奧會在內的國內外大型賽事2000余次,成為全球頂級賽事服務商。不僅如此,泰山體育還擁有國家體育用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用品競技器材檢測實驗室、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不斷推動體育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
在泰山器材車間,兩組場景形成了奇妙呼應:一邊,工程師正用千分尺測量碳纖維車架的管壁厚度,為奧運場地自行車做精度校準;另一邊,工人正在組裝親子健身車的智能屏幕,調試“歡樂騎行”模式的動畫效果。這種從奧運賽場到社區健身場景的無縫技術轉化,詮釋著泰山體育的不懈追求——讓奧運級技術成果成為惠及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
正如泰山體育集團總裁卞笑男所說:“泰山體育的基因是競技體育,我們一直探索從競技體育向全民健身領域拓展,讓‘奧運品質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