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發揮制度優勢和職能作用——以監督實效保障增進民生福祉
□張晨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牢牢把握“四個機關”定位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心向黨鑄模范”黨建品牌為引領,持續深化政治忠誠、作風過硬、履職高效、服務為民的模范機關建設。
立根鑄魂,同心同向踐忠誠。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扎實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機關大講堂、“三會一課”、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集體學習。組織青年干部開展重點項目調研、集中研討交流、骨干講業務等活動,激發青年干部投身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在德掛職干部、省市縣三級人大、市直部門開展黨建聯動,交流共建、互學互促成效顯著。去年以來,獲全市機關黨建創新十佳案例1項,2個支部獲評全市機關過硬黨支部。
錘煉作風,同步共進強內功。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轉作風樹新風,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高度重視年輕干部成長,通過書記講黨課、我來講業務、青年說清廉、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集中學習等方式加強教育培養。認真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規定,系統推進機關制度“立改廢”工作,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改進調研檢查活動的十條意見》等制度。積極推進上下級人大工作系統聯動,以年度工作“一要點三計劃”為統領,建立省市縣三級人大監督聯動、調研聯合、成果聯用機制,在同題共答、同向發力中提升工作水平。
實干擔當,同力同行促發展。充分利用人大制度優勢和職能作用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在全國率先制定糧食生產促進條例,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德州樣板。穩步推進德州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和樂陵金絲小棗保護與發展立法進程。與濟南、淄博、泰安等市人大共同啟動濟南都市圈協同立法工作,開拓區域法治現代化新路徑。促進法規落地實施,對義務教育、道路交通安全、反餐飲浪費、城市綠化等法律法規開展執法檢查,助推法治德州建設。圍繞突出問題,強化監督實效。首次將備案審查工作納入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計劃,落實“有件必備、有備必審、違法必究”要求,推進全市備案審查工作實現全覆蓋。開展19件民生實事督辦、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監督,以監督實效保障增進民生福祉。
以民為本,同頻共振務實功。秉持“支部建在各委室、代表聚在黨旗下”的理念,引導黨員人大代表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體代表發揮好代表主體作用。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兩個聯系”工作的實施意見,推進常委會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常態化長效化。持續建好、管好、用好代表“家站室”,更好吸納民意、匯集民智。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向前一步”活動,推動一批群眾普遍關切、長期擱置的問題及時解決。成功爭創省人大常委會五級人大代表專業混合編組工作試點,共同推動民意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