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好“關鍵一招” 凝聚發展強勁動能——2025年上半年德州深化改革工作述評
□本報記者王賀 本報通訊員李勇鵬 李祿超
新爭取省級以上改革試點109個,其中國家級試點25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經驗被中央改革辦全國推廣,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節約集約用水等5項案例獲評省改革精品案例,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多項改革經驗獲國家部委推廣;持續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33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落地實施……
挖掘優勢潛力,提升改革實效,培育發展新動能。2025年上半年,全市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扎實開展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堅行動,搶前抓早、攻堅克難,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明顯,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注入強動能。
以改革優環境——“一把手”項目,增強發展后勁支撐
2月5日,德州“新春第一會”——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把改革創新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優化制度機制,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緊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個關鍵,2025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迅速展開。
2月上旬,全市28個部門(單位)針對制約經營主體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相繼謀劃推出33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其后不久,德州年度改革工作要點出臺,明確全年111項改革任務,壓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進入3月,為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堅行動在全市改革系統啟動。
全面深化改革,如何集中攻堅?市級領導牽頭,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聚焦改革任務,勇挑重擔、啃硬骨頭,層層壓實責任,有效傳導改革壓力。市委改革辦創新改革督導調度機制,把改革督察與審計、巡察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各領域攻堅任務高質高效完成。
半年時間,集中攻堅收獲階段性成效。我市以高質量實施33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為牽引,著力推進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越來越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典型逐步涌現。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化審批流程,推行工業項目“建成即使用”改革,工業廠房從建成到投產,平均周期壓縮近60%,提速2至6個月。慶云縣建立政銀企對接服務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靠前發力,今年前5個月新增貸款增幅全市第三。禹城市創新項目服務面對面工作機制,企業現場提訴求,政府當面解難題,多個重點項目加快落地。
堅持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不動搖,全市持續加大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他們聚焦主責主業、深耕細分領域,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3月,我市出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集成政策、創優環境,護航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近日,我市274家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64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8家,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著眼激發企業創新動能,我市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市由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領軍企業構成的梯次培育體系進一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064家。
此外,市紀委監委“靶向糾治市場秩序問題,持續護航優化營商環境”項目、市司法局“規范執法行為,助企減負增效”項目、市人社局“實施‘三單’服務,破解重點企業招工引才難題”項目等,均以問題為導向,直擊企業發展痛點,形成“部門領題、全市解題”攻堅合力。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趙方敏表示:“我市將抓緊出臺企業降本增效集成改革方案,為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助力賦能。”
以改革促消費——“文旅體商”融合,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2025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讓德州文旅迎來高光時刻。承辦這場大會,既是文旅“向新”發展的“加速器”,更是城市活力迸發的“催化劑”。
通過辦會,樂陵影視城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今年“五一”假期,影視城共接待游客23.61萬人次,帶動景區、商圈接待游客超90萬人次。
文旅產業持續“破圈”的同時,我市特色體育名城建設也不斷傳來喜訊。
7月27日晚,市體育中心人頭攢動,德州市籃球聯賽(“德BA”)在此打響揭幕戰。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建設特色體育名城,已舉辦各類體育賽事330余項次,吸引參與群眾70余萬人次。
同時,積極開展村BA”“社區運動會”等基層賽事3912場次,全民健身熱潮持續升溫。
文旅、體育“全面開花”,得益于我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引領發展的底色,全力打出的產業聯動“組合拳”。
近年來,我市扎實推動“文旅體商”深度融合,著力完善文旅消費促進機制,創新文化體驗與消費場景,積極發展賽事經濟,持續壯大體育產業,10余項改革方案相繼落地,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效。
文旅方面,我市以擴大旅游消費為抓手,持續放大承辦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溢出和引流效應,加快建設魯冀邊界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和京津冀魯重要旅游目的地。同時,全力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融合發展,“演藝+旅游”成效凸顯。2025年新青年音樂節吸引全國6萬名樂迷匯聚德州,拉動消費1.8億元;打響“文玩+旅游”品牌,常年開放地攤集市,每年舉辦大型古玩交易會15場以上。
體育方面,深入推進體育名城建設集成改革,在辦好體育賽事、抓好全民健身的同時,辦好體育消費節等系列活動,文體消費新場景持續拓展;相關體育產業持續壯大,逐步形成以樂陵市、寧津縣、慶云縣為中心的三大標志性產業矩陣,一條從競技體育器材到商用健身裝備、從場館設施到智慧運動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已然成熟。
“文旅體商”深度融合,是德州全力提振消費的務實舉措。圍繞全力提振消費,上半年,我市專門出臺《提振消費五大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商品消費提升工程、服務消費提質工程、新型消費躍升工程、農村消費挖潛工程、國際消費拓展工程,推動德州消費擴容升級,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高品質消費需求。
半年時間,五大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用足用好上級政策,持續舉辦促消費活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特別是進入夏季以來,我市搶抓暑期消費季和重要消費節點,深入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全市消費場景日趨豐富,消費活力持續釋放。
7月12日,“購在中國·精彩旅游山東行”活動在我市舉辦,有關負責同志在活動現場明確表示,德州將深入實施提振消費五大工程,從業態融合提振消費、豐富場景促進消費、優化環境保障消費三個方面展開工作,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整合資源打造文旅新IP及更多沉浸式消費新場景。此外,德州還將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系列活動,全面營造令消費者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下半年,我們將通過開發文旅融合精品線路、夜間經濟集聚區、文旅科技融合新場景等措施,加快打造具有德州地域特色的文旅消費品牌,進一步促進我市‘文旅體商’深度融合發展。”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柳驍介紹。
以改革惠民生——“小切口”發力,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2023年度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監測結果,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在1588家參評的三級綜合醫院中脫穎而出,斬獲A+等次,成功躋身全國三級綜合醫院前10%,實現歷史性突破。
一份“A+”成績,是我市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的縮影,同樣是德州堅持以改革惠民生的重要見證。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改革為民的價值取向。今年上半年,從群眾利益出發,接續推出19件民生實事,聚焦改革“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從醫療到教育、從就業到養老,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促進農民工就業增收是19件民生實事中的重要內容。
近幾年,針對農業人口多、就業難的現狀,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逐步構建起“黨委統籌協調、政府服務兜底、市場主導引導、群眾自主自愿”的農村大就業格局。今年以來,我市縱深推進該項改革,著力開發農田管護員、長者食堂服務員等特色公益性崗位,打造“三單”穩崗助企服務模式,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萬人,幫扶困難人員就業2067人,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
持續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同樣是我市今年確定的民生實事之一。為進一步解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涉及部門多、手續多、辦理時間長、難度大等瓶頸制約,我市積極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一件事”集成改革,大幅壓縮審批時間,同時對中心城區符合條件的加裝電梯項目,每部電梯財政補貼10萬元。今年,全市已累計完成既有建筑加裝電梯134部,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類似的民生領域改革成效不勝枚舉:深入推進“三醫聯動+中醫藥”集成改革,全市越來越多的鄉鎮衛生院具備了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堅持黨建引領,全市眾多新就業群體迅速融入城市基層治理;以集成改革促進健康成長,我市著力構建“六位一體”防護網,用法治陽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長路……德州正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記者從市委改革辦了解到,今年以來,從優化營商環境到服務保障民生,全市173項改革任務已經完成時序進度目標。
“我們將持續完善改革推進機制,通過集中攻堅帶動各領域改革提質增效、縱深推進,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爭當排頭兵。”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孟凡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