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津縣人民醫院醫生顯微鏡下“繡花”5小時——成功實現少年斷指再植
□本報記者邢仁宇 本報通訊員杜秋樂
近日,17歲的少年李曉(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將一面寫有“醫術精湛盡心盡責,醫德高尚仁心仁術”的錦旗送到了寧津縣人民醫院手足創傷與顯微外科醫護人員手中。此前,他因實習時遭遇意外,手指開放性骨折,多虧在醫院接受了緊急斷指再植手術,才成功恢復了手指功能。
1月24日中午,李曉在實習期間,左手食指不慎被機器絞傷,頓時左手血肉模糊,情況危急。很快,他被迅速送往寧津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當時,李曉的媽媽焦急萬分,懇求醫護人員一定要保住孩子的手指。
手足創傷與顯微外科副主任黃樂樂接診后,發現李曉的傷情極為嚴重:左手食指雙側指動脈斷裂、開放性骨折、橈側指神經斷裂,皮膚軟組織受損嚴重。斷指再植手術的黃金時間僅有6小時,且少年血管纖細,這無疑給手術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時間緊迫,黃樂樂帶領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緊急展開手術。在顯微鏡下,他們將如發絲般纖細的血管、神經一一精準對接、縫合,每一針都關乎著李曉手指能否重新恢復功能。經過長達5小時的精細操作,手術終于成功完成,李曉那截受傷嚴重的手指被成功接回原位。
然而,術后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李曉的手指始終蒼白,毛細血管回彈試驗無反應,針刺指尖也未見滲血,這讓整個醫療團隊心急如焚。傍晚時分,責任護士石秀敏發現患者指尖滲出了芝麻粒大小的血珠,她立刻將這一好消息告知醫療團隊。黃樂樂趕到病房后,再次用針尖刺破少年的皮膚,鮮紅的血液涌出,斷指終于恢復了血色。
隨著時間推移,李曉的手指功能恢復情況越來越好。術后第7天,他已能用手指捏起紙張、簽字筆等小物件。看到兒子的恢復狀態,李曉的媽媽激動不已,出院前,母子倆送上錦旗,對醫護人員的精湛醫術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表示深深的感謝。
寧津縣人民醫院手足創傷與顯微外科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手足創傷的救治工作。科室配備了高倍顯微鏡、血管吻合器械等專業設備,為手術的精準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醫療團隊成員經過國內外專業培訓與學術交流,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年成功完成大量手足創傷救治手術,幫助眾多患者重獲健全肢體功能,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