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州市立醫院提升服務溫暖就醫路——志愿陪診讓患者有了“臨時家屬”
志愿者為患者解釋就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者唐志梅攝
□本報記者唐志梅 本報通訊員侯進
獨自就醫的患者常會遇到諸多困擾,但是在德州市立醫院,一支由醫院在職職工、退休職工、社會愛心人士和青少年組成的服務隊,正作為“臨時家屬”,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全程陪診服務,讓就醫之路不再孤單。
6月1日,德州市立醫院門診大廳里人流穿梭,一位老婦人走了進來,只見她左顧右盼,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正在“一站式門診服務中心”值班的志愿者張盛菊發現了這一情況,趕緊上前,詢問她哪里不適。
原來,65歲的李女士近來頻繁燒心、打嗝,但孩子們在外地工作,老伴行動不便,只能自己來看病。到醫院后卻因不熟悉流程,一時不知道該去哪里掛號。作為醫院的退休職工,張盛菊十分熟悉就診流程和診室布局,很快幫助她完成掛號,并全程陪同。從就診、付費到拿藥,每個環節都給予細致引導。就診結束,李女士緊緊握住張盛菊的手連聲道謝:“多虧了你一直陪著我,像家人一樣,讓我心里踏實多了。”
張盛菊退休前是醫院手術室的護士。得知醫院組建了“心橋志行”志愿者服務隊,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每周,她都會抽出時間,為需要幫助的患者提供“一對一”陪診服務。
不僅是退休員工,不少在職員工也趁休息主動做起志愿陪診服務,護理部主任唐春艷就是其中的一員。一次參加志愿服務時,唐春艷看到一名老人,拄著拐艱難地行走。她立刻到服務臺,借了一輛輪椅給老人。在隨后的問診、拍片、取報告、復診、拿藥等過程中,都由唐春艷推著老人完成。老人對此十分感謝,治療結束后還特意手寫了一封表揚信,送到醫院。
德州市立醫院工會主席張俊雙介紹,很多中老年患者獨自就診時,常常面臨找不到診室、不適應便捷支付、難以清晰陳述病情等問題,僅靠醫院工作人員難以完全滿足需求。為此,醫院工會動員職工,利用休班時間為有需求的患者免費提供陪診服務。2024年以來,醫院著力打造“美好市立從心開始”服務品牌,將“市立醫院為市民一切以您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融入各項工作,陪診服務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
如今,陪診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成員從院內擴展到社區、學校,人數已達百余人。”張俊雙表示,志愿者們的服務涵蓋從預約掛號到就診、繳費、檢查、取藥的全流程,因此上崗前,會由醫院為他們提供統一的培訓,確保志愿者們熟悉相關信息,從而保證有需求的患者能夠順利就醫。
不少市民認為,志愿服務傳遞了社會正能量,讓城市更有溫度。未來,德州市立醫院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優質陪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