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診員耐心叮囑患者注意用藥說明
□文/圖見習記者張麗娜 本報通訊員侯進
8月1日上午7點20分,德州市立醫院一站式門診服務中心的陪診員卜凡已早早等候在門診樓前,目光不時望向醫院大門口。10分鐘后,一輛出租車緩緩停下,她快步上前拉開車門,小心攙扶著73歲的患者劉桂菊(化名)下車,一路送至門診大廳。簡單詢問后,接過身份證,幫老人掛號、取號,隨后陪同老人走進診室。記者見到的這一幕,正是醫院對于老年人推出“一站式免費陪診服務”后,再尋常不過的場景。
不會用自助機、看不懂掛號流程、不清楚檢查項目地點、腿腳不便走路困難……老年人的這些就醫痛點,醫院一站式門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為解決這些問題,去年12月,門診將服務前置,把導診崗前移至醫院大門口。患者一進醫院大門,導診人員就會主動上前詢問獨自前來的老人是否需要陪診;對行動不便的患者,直接用輪椅推送;即便有家屬陪伴,若行動不便也會提供輪椅幫助。從進門起,患者就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同時,門診大廳內每隔10米就設一個導診崗,與大門口的導診崗形成連貫服務,可指引患者前往門診、病房、相應科室等,解答患者疑問,極大減少了老人的體力消耗和心理焦慮。
今年7月,醫院門診熱線(0534-2638040)升級服務范圍,正式開通免費陪診預約服務。劉桂菊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便是通過這個熱線,為母親預約了當天的陪診服務。
“張醫生,大媽耳朵有點背,麻煩您說話時聲音稍大點。”剛進診室,卜凡就先把老人耳背的情況跟醫生講清楚。就診過程中,她還不時把醫囑記在手機上。繳費、抽血、做心電圖……一上午跑下來,卜凡額頭上滲出汗珠,她笑著說:“大媽能順順利利看完病,比啥都強。”
在門診大廳的休息區,剛看完病的陳守業(化名)正把臉貼到化驗單上看,陪診員馬鳴鶴遞來一副老花鏡,還幫他解讀化驗單:“大爺,您這幾項指標都正常,就是血糖稍高點,少吃甜食。”老人戴上眼鏡贊嘆道:“你們真細心!”
更讓陳守業舒心的是一鍵叫車系統。“以前看完病打車得站在路邊等,冬天凍得直哆嗦,夏天熱得直冒汗。碰上大風雨雪天氣,打車更是等好久。現在好了,陪診員幫我一點,出租車直接開到門診樓門口,非常方便。”陳守業說,自己住天衢新區,聽說市立醫院有免費陪診服務,特意來這兒看病,“陪診不光不花錢,還啥都替你想到了,這才是真為老百姓辦事。”他邊說邊為陪診員豎起了大拇指。
事實上,這樣的全程陪診和暖心服務,已經在德州市立醫院門診大廳上演了數百次。“不少老人獨自進醫院會感到緊張、無助,我們要做的就是化解這份不安。做老年人可信賴的臨時家人。”一站式門診服務中心主任王冉冉介紹,13人的陪診團隊為了讓服務做得更到位,她們每1至2周開一次大會,每天早上開一次小會,解決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陪診時要主動記下老人的基礎病史,避免老人表述不全影響診斷;和老人溝通時要湊近些、聲音稍大些,但語氣得像哄孩子似的溫和;遇到聽力不好的老人,除了大聲說話,還要配合手勢比劃,確保信息傳遞到位;要多次和老人強調用藥說明……這些都是大家一點點摸索出來的經驗。
“年輕人覺得掛號、繳費很簡單,但對老人來說可能就是道坎兒。我們多走一步,老人就少些難處。”醫院黨委書記馮丙樹表示,推出免費陪診服務,就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老年人就醫的“急難愁盼”,讓他們的就醫之路不僅暢通,更充滿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