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春楊 通訊員高潔
“大夫,孩子最近總是不停地眨眼,是不是眼睛出問題了?”5月27日,禹城市民趙女士抱著2歲的女兒焦急地來到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眼科門診。經檢查,孩子被確診為干眼癥。該院眼科執行主任王靜指出,當前干眼癥患者呈現增多趨勢,覆蓋年齡段從嬰幼兒至耄耋老人,這一眼健康問題亟待引起重視。
“經過檢查排除了結膜炎及屈光不正等常見因素,通過詢問日常用眼習慣,我們鎖定了病因。”王靜介紹,這位家長常使用平板電腦安撫孩子情緒,哭鬧時便播放動畫片,外出就餐時也隨身攜帶。長時間注視屏幕,孩子眨眼頻率驟減,淚液蒸發加速,引發眼干不適,后又通過頻繁眨眼試圖緩解。得知原因后,趙女士懊悔不已。在醫生指導下,她停用了孩子的電子產品,增加其戶外活動時間,并輔以人工淚液滋潤眼部。一周后,孩子頻繁眨眼癥狀消失,眼部狀態恢復正常。
這一病例表明,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已成為誘發干眼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臨床上,非正常性的頻繁眨眼患者中,約80%存在干眼問題。”王靜介紹,人眼表面覆蓋著一層由淚液形成的淚膜,其穩定性對維持眼球濕潤至關重要。規律性眨眼有助于淚膜均勻分布和補充。長時間專注看電子屏幕會抑制眨眼反射,導致淚膜破裂時間縮短,眼睛無法得到充分滋潤,長期如此便引發干眼癥。
確診干眼癥無需過度恐慌,該病可防可控,通過規范治療可有效緩解癥狀。癥狀較輕者,可采取家庭護理措施:每日使用40℃左右的溫熱毛巾進行眼部熱敷,或佩戴合格蒸汽發熱眼罩,促進瞼板腺油脂分泌,同時規律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補充淚液。癥狀較重者則需及時就醫。在干眼門診,醫生會根據病情評估,采用專業治療手段,如瞼板腺按摩、眼部霧化熏蒸、OPT強脈沖光治療等,以改善瞼板腺功能、減輕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