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第二人民醫院實施充氣式縱隔鏡手術——不開胸也可精準除瘤
□見習記者張麗娜 本報通訊員王曉軍
近日,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為76歲的張大爺成功實施充氣式縱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通過患者身體縱隔通道完成腫瘤切除,胸部體表未留下任何切口。
張大爺在體檢中發現食管中段異常,經胃鏡活檢確診為早期食管鱗癌,病變侵犯黏膜下層及部分肌層,范圍較廣。制定治療方案時曾面臨諸多困難,“患者年齡大,腫瘤面積大、位置特殊。”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首席專家王春堂介紹,傳統開胸手術需在胸部、腹部甚至頸部切開20至30厘米的長切口,創傷大、恢復慢,高齡患者往往難以承受;而臨床常用的胸腹腔鏡下三切口食管癌手術雖減少了胸壁大切口,但仍需在胸腔開4個操作孔,且腹腔和頸部留有小切口,手術時間長,對心肺功能影響較大。
面對這些難題,經過醫院腫瘤多學科會診討論,決定為張大爺實施一種無須開胸、無胸部體表切口的超微創手術——充氣式縱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這種手術和傳統手術相比,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術后僅3天,張大爺即可下床活動,一周后便順利出院,住院時間縮短了一半。復查顯示腫瘤徹底切除,達到臨床根治效果。
“患者的腫瘤面積雖大,但未突破食管壁深層,且無淋巴結轉移,是縱隔鏡手術的絕佳適應人群。”胸外科醫療組長王煒介紹,縱隔鏡手術雖然優點很多,但并不適用于所有食管癌患者,其最佳適應癥為無明顯外侵的早中期食管癌,而且高齡、心肺功能不全不耐受經胸傳統手術的患者。
王煒提醒,食管癌早期常表現為吞咽哽噎感、胸骨后疼痛、反復反酸,易被誤認為“咽炎”或“胃病”。建議40周歲以上的人群,且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盡早篩查:長期吸煙飲酒;喜食燙食腌制食品;有食管癌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