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看完一整集、5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短視頻“切片”成為許多人消遣娛樂的選擇。如果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影視作品進行創作甚至直接“搬運”,可能構成侵權。
現實案例
上傳150條電視劇片段博取關注,片方將男子告上法院
近日,某電視劇在全網熱播,原告某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取得該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該劇播放期間,李某在某視頻網站上傳了150條電視劇片段,并設置成合集傳播,每個片段時長從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
“李某的行為吸引大量用戶點擊觀看,在一定程度上對正版劇集播放造成影響,侵害涉案電視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李某借此獲取了大量關注、點贊和分享,可能存在非法收益。”獲取授權的某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將李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支出。
法官說理
不論是否盈利,均不得未經許可擅自“切片”
“影視作品屬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視聽作品,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他人不得隨意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該作品。”法官表示,“李某未經許可擅自將熱播劇以‘切片’短視頻的形式通過網絡平臺傳播,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此外法官介紹,即使“切片”短視頻的傳播者并非直接以營利為目的,僅僅是為了吸引關注、增加流量,也不能改變其侵權的本質。
最終,法院綜合考慮涉案電視劇的影響力、侵權短視頻的數量、侵權發生時間與侵權持續時間等因素,依法酌定李某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萬元。同時,要求李某立即將相關作品刪除。
(記者董建新整理)
法條
《民法典》第1185條: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民法典》第1194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典》第1195條: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并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