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祝阿鎮通過“吃、住、娛”三維發力構建多元業態發展體系——千年古鎮 文旅涌新潮
黃河水街
采摘園內碩果累累
長頸鹿莊園民宿的日常
歐樂堡夢幻世界多樣化的游樂設施 本版圖片記者路龍帥 孟志遠攝
□文/圖本報記者鐘偉 本報通訊員鄭楠楠 孟子謙 王穎
從紅心廣場北側的燒烤煙火,到長頸鹿莊園的親子時光,再到黃河水街的不夜繁華……祝阿鎮,這個曾承載齊河千年歷史的古鎮,如今憑借在“吃、住、娛”上三維發力,用多元業態編織出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現代文旅融合畫卷。
吃 舌尖上的網紅街——從“三無村”到燒烤打卡地
夜幕降臨,紅心廣場北側的西北街村燒烤廣場人聲鼎沸。滋滋作響的烤串上架,彌漫出孜然與羊肉的香氣,村民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與游客的歡笑聲交織成動人的市井交響。這場熱鬧的“燒烤盛宴”背后,藏著一個村莊的逆襲故事。
“這是我們祝阿鎮特產的小周月餅,手工制作,甜而不膩……”西北街村黨支部書記張帥舉著手機穿梭在燒烤攤間,鏡頭里不僅有滋滋冒油的大串羊肉,還有包裝精美的本地特產。這位90后村支書的直播間里,一晚就能賣出300多箱月餅。
曾經的西北街村,是“無地、無人、無產業”的“三無村”,難尋增收門路。2023年臘月,西北街村一條趕年集短視頻意外走紅,讓全村人看到了流量背后的機遇。2024年4月,看到紅心廣場上游人如織的場景,他們萌發了“依托臨近濟南的區位優勢,在家門口搞燒烤”的想法。
在祝阿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兩委”成員牽頭,組織村民代表開會論證,最終確定“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在項目推進中,村民們熱情高漲,有人以資金入股,有人主動投入勞動力,齊心協力打造燒烤廣場。為了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村集體明確規定所有用工優先聘用本村村民,同時將收益部分反哺村里的老年幸福食堂。2024年4月26日試營業當天,燒烤廣場人氣火爆。今年“五一”假期,總營業額達9萬元,日均接待游客300余人。
從西北街村往東步行300米,西南街村的燒烤驛站呈現出另一番風味。除了牛、羊肉串,這里的烤架上,烤魚正散發著誘人香氣,從烤魚到板燒魚、紅燒魚,十八般廚藝輪番上演。“咱的魚都是從黃河里撈上來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西南街村黨支部書記賈成誠自豪地說。
差異化經營讓這條不足千米的街道形成互補,共同構成祝阿鎮獨具特色的“燒烤網紅街”。當地正規劃著讓這條網紅街更具互動性——清理道路兩側墻體打造“彩繪涂鴉墻”,邀請游客圍繞“黃河風情”“鄉村記憶”“美食趣事”等主題留下創意作品,讓每個到訪者都能以積極的方式留下專屬印記,既豐富街道文化氛圍,也讓游客成為鄉村美景的共同創作者。
而除了燒烤,祝阿鎮的牛羊肉早已是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
“要論吃牛羊肉,還得來祝阿鎮!”這是濟南市民李文文的由衷感嘆。每周她都會自駕來鎮上采購,“這里的羊肉嫩而不柴,一點膻味沒有,家人都愛吃。”得益于回漢雜居的民俗文化,祝阿鎮的牛羊肉加工技藝代代相傳,成為魯西北飲食文化的一絕。
作為齊河老縣城駐地,祝阿鎮堪稱齊河文化歷史的“活化石”——該鎮的名字,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千百年間始終承載著地域文化的根脈與記憶。而鎮內流傳至今的各類特色小吃,更以最質樸的鄉土滋味,讓每一位往來游客在舌尖上讀懂祝阿的煙火溫情。
“祝阿鎮作為千年古鎮,文旅的發展需要實現主客共生共享,才能賦予古鎮持久的生命力。”鎮黨委書記倪建勛坦言,在他看來,這份“共生”需牢牢守住兩個關鍵:一方面,必須尊重并保護原住民的生活本真,讓游客能夠感受到祝阿鎮的人情味和煙火氣;另一方面,要注重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通過各種互動項目和‘留白’,讓游客能夠深入了解和體驗古鎮的文化和生活。
從“三無村”到“美食聚集地”,祝阿鎮用煙火氣焐熱了文旅經濟的“第一口鮮”。
住 枕黃河而居——從輕奢民宿到沿黃鄉村院落
清晨的陽光透過落地窗,長頸鹿的腦袋探進房間,與床上的孩子好奇對視——這不是童話場景,而是泉城歐樂堡長頸鹿莊園民宿的日常。作為祝阿鎮文旅住宿的"頂流",這家以動物互動為特色的輕奢民宿,一到節假日就一房難求。
“開春就有不少客人預定好了今年中秋的房間,現在節假日的房間緊俏得很。”泉城歐樂堡動物王國副園長姜麗麗介紹,莊園憑借“房間內與長頸鹿零距離互動”的獨特體驗,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親子家庭。站在露臺遠眺,長頸鹿、斑馬、非洲白獅等動物盡收眼底,這種沉浸式自然體驗成為民宿的核心競爭力。
在祝阿鎮,特色住宿并非只有高端選項。獲評“山東省旅游民宿集聚區”的黃河人家民宿集群,正以多元業態滿足不同游客需求。
走進麗香民宿,身著漢服的游客正準備出門拍照——這里免費提供的漢服租賃服務,讓客人能身著華服漫步景區,感受古今交融的韻味。頂樓的“空中花園”更是熱門打卡地,游客們在這里吹著晚風、品嘗燒烤,圍爐煮茶的裊裊煙氣中,滿是愜意與放松。
“我們打造的不只是住宿空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麗香民宿負責人說,民宿提供的木炭、奶茶、干果等用品,讓游客能輕松享受自助燒烤的樂趣。這種“民宿+體驗”的模式,讓不少客人成為“回頭客”。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祝阿鎮的魅力,當地積極推動“民宿+互聯網”發展,鼓勵民宿入駐美團、攜程等平臺。如今,長頸鹿莊園、安德湖民宿等都實現了線上預訂、掃碼入住的便捷服務,數字化手段讓鄉村民宿與都市游客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更令人期待的是祝阿鎮計劃實施的鄉村民宿改造工程——他們打算利用西北街村和賈坊村村民閑置的房屋,打造具有黃河風情的鄉村民宿集群。“我們有66套現成的房子,都在紅心廣場附近,出門幾步就能看到黃河。”張帥指著一排整潔的院落介紹,這些房屋由村民在外務工期間精心維護,保留著傳統鄉村的建筑特色,改造后將成為“推窗見黃河,出門聞鄉音”的特色民宿。
目前,該規劃處于招商階段,具體工作尚未啟動。“我們希望在保留農村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內外裝修。比如每個院落保留獨立天井,游客可以在這里種菜、養花,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祝阿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宋妍妍說,“村民以房屋入股,村集體統一運營,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保護老房子,一舉兩得。”民宿集群建成后,將與現有高端民宿形成互補,構建起“輕奢—中端—鄉村”的多層次住宿體系。
從與長頸鹿共眠的新奇體驗,到黃河岸邊的院落時光,祝阿鎮正用多元化的住宿選擇,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娛 晝夜各有風情——從黃河水街到田園采摘的全時體驗
凌晨2點,黃河水街依然燈火通明。成都微醺酒吧里,駐唱歌手正演繹著民謠金曲;琳梔禾川妹子369營地火鍋的店員,剛為一桌客人端上熱氣騰騰的鍋底……這條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商業街,正以“不打烊”的姿態,重新定義著北方小鎮的夜生活。
“在成都,凌晨4點吃火鍋很平常,我們希望把這種夜生活氛圍帶到祝阿鎮。”琳梔禾川妹子369營地火鍋店長白琳說,雖然為了適應本地口味他們微調了辣度,店里的辣椒、調味料都從成都總店直發,魚豆腐、蝦餃等食材也堅持從四川空運,“要讓客人在黃河邊嘗到地道的成都味道”。該店自4月開業以來,日均接待客人超200人次,常常營業到凌晨一兩點。
同樣來自成都的微醺酒吧,每天都座無虛席。“我們有專業的燈光設備和駐唱歌手,但消費并不高,人均四五十元。”負責人趙海舟介紹,酒吧從晚上7點營業到凌晨3點,即使是工作日也常常滿座,他們堅持“無論消費多少,進門就是客人”的服務態度。這種“高性價比+專業體驗”的模式,讓北方游客感受到了成都式的休閑氛圍。
黃河水街的魅力,不僅在于“不夜城”的活力,更在于其獨特的建筑與文化表達。漫步其中,海派、晉派、川派、徽派等九種風格的建筑錯落有致,寬街細水、窄巷寬水的設計讓整個街區靈動起來。四種水系景觀巧妙串聯起6街7巷,地下商業街的細水長流與地面的水廣場相映成趣,處處彰顯著黃河文化的主題。
今年正式營業后,樂山非遺蹺腳牛肉、熊貓文創店、琳梔禾369營地火鍋等紛紛入駐,形成了多元業態集群。冰雪時光奶茶店店長米文店一口氣在這里開了3家店,“‘五一’期間單店日營業額能突破5000元,這里的客流量超出預期。”他說,黃河水街的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既是本地人的休閑去處,也是游客的必打卡地。
這個暑期,不少游客就經常從華林風景區看完“大河上下”和水上秀后,直接到斜對面的黃河水街上開啟夜生活的精彩。
白天的祝阿鎮,則展現出田園牧歌的另一面。在郭閘生態農場,4個大棚和32畝果園組成了親子游玩的樂園。“9月份蘋果、梨子就要成熟了,現在正忙著培育西紅柿苗。”村黨支部書記郭瑋介紹,農場屬于潤佳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6到8月的空檔期都會提前籌備下一季采摘,讓游客隨時都能體驗農耕樂趣。
王岳村6萬平方米的采摘園里,果樹碩果累累;周邊農家樂的鐵鍋燉香氣四溢,孩子們在游樂設施上歡聲笑語……這些散布在村莊里的采摘點,與景區形成聯動,讓游客在暢玩主題樂園后,能走進田園享受慢生活。
這些散布在村莊的采摘點,與周邊海洋館、夢幻世界等景區緊密聯動。“游客看完動物、玩完游樂設施就來摘果子,十分方便。”宋妍妍表示,祝阿鎮正充分利用“景區+鄉村”的區位優勢,將文旅體驗從單個“景點”拓展為全域“場景”,讓游客在暢玩主題樂園后,能走進田園享受慢生活。
從燒烤街的煙火氣到民宿里的田園日子,從黃河水街的不夜天到鄉間的瓜果香,祝阿鎮以文旅融合為筆,在黃河岸邊描繪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這里既有屬于城市的繁華活力,又有鄉村的質樸寧靜,正等待著更多人來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